2024 回顧(九)

九月:passion 班

到了大學正式開學,進了資工系,終於要回來打競程了。真的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許在 IOI 結束後不久,我就對於我繼續打競程的目的是什麼感到困惑。在高中時期,至少我接觸的人事物讓我有足夠的信心認真打基本上可以當國手,再不行也有二階可以推薦上台大資工。而那時候的我,因為目標就只放在台大,相信這樣就是我在高中階段能得到的最好的結果,因此我可以毫無疑慮的練習直到成功當上國手。而另一方面,大學階段的幾個可選的目標,regional 金獎、冠軍、WF,似乎都有些不適合。第一個目標感覺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但後面兩個隨機性又有點太重了,尤其是在 std_abs 2023 桃園站失利後我就完全不相信我練夠久可以保證這件事,而這加劇了我的迷惘。

不過這樣的情緒大概在年初就好轉了,雖然我的壓力還是有點大。但至少找隊友的問題解決了。因為很早的時候就傳出傳出 8e7 退役的消息,而 ideograph_advantage 需要一個新隊友,所以 wiwiho 跟 wayneyam 就找到了我,我不確定是什麼原因但可能是我們認識的比較早而比較熟悉吧,畢竟這兩個人要資奧有資奧,要數奧有數奧,甚至還有物奧,我乍看之下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的。

而接著在三月開始的那個學期就迎來了每週一次的團練,一開始我的工作是接替 8e7 原本要做的事,我原本也是這麼以為的啦,直到我開始忙數奧。後來到了暑假感覺他們練了很多,而 8e7 原本會的那些模板也被 wiwi 學完了,因此我在隊上主要的工作就是前期實作一些東西,後期可以做數學題或是需要一些打表觀察的題目,等於是佔用了 kiwi 的位置。不過這也沒什麼關係,他看起來更懂得怎麼跟我們兩個人合作了。

喔對了,我們的隊名改成了 fruit_advantages,來源是我們三個各自有代表的水果,wiwi 是西瓜,wayneyam 是奇異果所以我都叫他 kiwi,我自己則是芒果,而後面的 advantages 則是從前隊名沿用下來的,至於為什麼要加 s 我也不知道。

以上大概就是我目前為止的 ICPC 隊伍狀況了。而台大有一個培訓班的制度,提供了我們大學繼續打競程的誘因。所謂誘因具體來說也就是學分跟一些 GPA,四年總共有六學分可以修,而只要進來並且認真打就保證 A+,至少這是我隊友告訴我的版本。上課要求也就是每個禮拜六去團練五小時,並且賽後補題跟寫一些模板題。模板題對我們的負擔不重,畢竟他們都打兩年了,但補題偶爾會有些累,也就是說雖然他是一門三學分的課,但實際 loading 要比三學分高不少。

另外這門課還有一個很特殊的點,那就是大部分的修課學生都是飽含熱情的來修,畢竟很多人都是高中一路打上來的,而大學才接觸的人也很多被 loading 嚇跑,或是根本就不知道要怎麼修。因此我在裡面反而有一種比較沒企圖心的感覺,雖然表現起來我們這隊常常是最吵的,我也常常邊打比賽邊講冷笑話,但我心中還是充斥著不確定感,我猜我大二打完,等隊友畢業我也會跟著退役吧,這門課雖然修課氛圍是我體驗過最好的,不辜負培訓 (passion) 班的名字,但是到了大三就沒有學分,同時我還要重新找隊友,加上我其實沒那麼喜歡競程會讓我稍微沒有興趣一點了。

不過老實說能夠放心的寫題與打比賽已經很足夠了,我覺得只要我能相信我正在做的事情是有用的我就可以認真甚至有些嗨的去做,至少比下面要講的那門課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