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回顧(三)

三月:沒有人後悔進來的地方

在一月的時候我點開資奧初選的校內報名,赫然發現一個前國手,撇除畢業,是可以隔年完全沒有初選報名資格的。我看到這個的第一反應是笑出來了,這也就代表我已經被迫破釜沈舟了,既然如此,那我真的得好好玩數奧了。

雖然是這樣講但我印象中這個月可能還是什麼事都沒做,有多戳了幾題 ISL 跟與大家一起刷題,但應該主要還是在大學修課。

數奧選訓是在 3/5 1J,3/19 2J,4/23 3J,一次去五天。與資奧不同的是,除了第一天報到之外每天都有考試,前兩場考試占比 28%,後兩場占 72%,除了考試外就是上課,但由前國手上課的比例也比資奧高很多。今年跟往常一樣建中自成一團。即便如此,氣氛還是有些詭譎,不能說糟糕也不能說好,但總是怪怪的。還有一個特點是今年多了 EGMO,由於一些社牛加持我們很早就知道了那些人是誰,因此到三階大家都認識了,跟 2022 那種玩不太起來的差很多。其他印象比較深的是 2J 的時候遇到一群泰國人與物奧選訓,泰國人在教我們認泰語字母但我聽完只覺得為什麼這個東西可以有人會,而同行的物奧國手因為打過語奧聽得津津有味。

好吧其實這個月我有三分之一都在選訓,那我好像也不至於什麼都沒做。我在一階獨研掉了一些簡單題,但占比低所以沒怎樣,而模競做出了我三階選訓下來唯一一題幾何,跟掉了唯一一題組合,收在國手線上進了二階。

二階就有趣了,獨研的 C 跟 N 都很水,但我有做出場內三個人做出來的 A,雖然我宣稱他是梗題所以是 C(X,模競的時候在幾乎全場都會的幾何不出所料的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弄出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很酷的數論,第一次在數奧壓複雜度;以及有一題偽裝成一般組合的圖論,建模出來的時候很有成就感。最後保持著國手線。

三階更有趣了,獨研的 C 跟 N 還是很水,喔不,錯了,有差一點做出來的 N8,但也有用了很帥的壓法做掉的 A。模競中更是有一題組合全場只有我做,寫了五面答案紙,甚至寫到一半不知道要怎麼描述就在上面用 pseudo code 寫。而後來在吵分結束的當下得知作法是對的也非常激動,不只是對國手的把握(隔天就算少一題大概還是有國手),更是我練資訊的集大成,是這兩年付出給我的又一個回饋,回想一開始在一階時我對數學競賽沒什麼自信,畢竟我已經兩年沒碰,而到現在,終於成功證明自己了。

最後收在第二。沒有意外的話就有國手了。

如果要為我到目前為止的生活用一個地方做總結,我可能還是會選擇選訓吧。不管是這裡的自由,或是有一群人陪你,做數學也好,玩也好。不,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能夠相信我們的努力會獲得回報吧,畢竟這麼完美的,像是人工造出來的價值回饋系統可不是哪裡都有。不管夢開始的地方在哪裡,選訓都能給我們一個收尾,有人起,有人落,有人功虧一簣,有人笑到最後,但我從來沒有看過有人後悔過進來這個地方的。